作文是一门个体性、创造性很强的作业。同其它作业相比,它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更全面,标准也更高。用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指导作文教学,既符合作文的特点,又符合作文教学的规律。
长期以来,几乎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班级,作文方面的中、差等生总是占学生的半数以上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从教学的角度讲,是因为到目前为止,我国在中小学作文教学方面始终没有拿出一套切实可行、卓有成效的教材。本来,作文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,其能力的培养,只有在反复的训练中才能提高。但事实上,老师在作文课上,却拿不出任何具有普遍可操作性的东西。老师束手无策,学生更是束手无策,这种空对空的教学,怎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?解决这个问题,其根本出路是,我们应当把每个年级、每个学期作文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尽可能细地量化、条理化,使之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知识———能力网。在此基础上,本着由点到面、由浅入深、循序渐进的原则,把这个网中的每一个点设计成一个个生动活泼、形式多样的训练内容。变作文教学由无序到有序,由随意到科学,由让学生若思冥想地挤,到有本可依地练,走规范化、程序化、可操作化的教学之路,这无疑是作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要做的第一项工作。
主动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。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,作文教学要变被动为主动,变长期存在的“要我写”为“我要写”,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。
第一,搞好教师的角色转变。长期以来,中小学作文从教的角度讲,有三种不正常的现象:一属“撒手不管型”,即题目一出,万事大吉,老师转身就走。二属“简单命令型”,即对题目老师即使有一些“题解”,也是“我说你照办”,不允许学生越雷池一步。三属“越俎代庖型”。为了学生能写出好作文,有的老师恨不得钻到学生的脑子里,帮他们选材、构思、列题纲,最后,学生所要做的,就只剩下“填空”了。显然易见,这三种做法都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今天,教师的角色要转移,就要由“不管”、“命令”、“总管”变为“教练”,以实实在在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去,引导他们积极思考,从而使每次作文都能留下各自主动发展的痕迹。
第二,在作文的要求上要给学生松绑。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,这些年来,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越来越高,越来越离谱。当学生刚刚蹒跚学步,就让学生跑,这实在是一种强人所难。现在,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让学生主动发展,就意味着学生有权利写出不合格的作文,当然,又有权利改正错误,重新开始。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,是一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,这时,出现一些问题,在所难免。基于此,在不违背大纲原则的前提下,适当放宽作文的要求,不但不会影响其训练的效果,反而更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意识。
第三,要下大气力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。
作文是一门很能体现个性和差异的学科,由于学生们在语言与思维、认识与表达等诸多方面不同程度地具有“这一个”的特点,于是,写出来的作文必定各有所长,各有所短,各有千秋。因而,对于作文而言,差异是一种正常现象,是一种美的自然流露。承认它,尊重它,进而因势利导,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以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,这既是作文教学的根本要求,又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。要达到这一目的,我们在作文教学中,应注意以下两点:
第一,正确认识和处理全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。素质教育要面对全体,但全体当中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,两者互相依存,互相影响,构成了一个鲜活的整体。基于此,我们在作文教学中,要把统一要求和因人施教相结合,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、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相统一,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开放、承认例外,尊重差异、鼓励差异的学习环境。
第二,废除简单划一的作文评分标准。作文不同于数理化,它没有标准答案,但是,你如果硬像改数理化作业那样,用简单的“对”、“错”或精确的百分制来改作文,是很难公平的。从差异性的角度讲,每一篇作文都是一个不规则的多面体,对于它,比较科学的“测量”方法是划等级,即把作文的评判标准分成若干个等级,由老师批改时掌握。这样做既简单,又能较好地保护学生们的差异性。
(作者单位:文心出版社)